当前位置:首页-碳普惠-正文

关于印发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与减排量申报指南(2025版)的通知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印发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与减排量申报指南(2025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我市碳普惠体系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碳普惠减排场景,根据《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我局制定了《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与减排量申报指南(2025版)》,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落实。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9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与减排量申报指南(2025版)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9月

目   录

一、       适用范围      1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三、       基本要求      1

四、       申报流程      2

五、       数据对接      5

六、       减排场景跟踪评估      6

七、       解释权   6

附录A    7

附录B    10

附录C    12

附录D   15

一、适用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申请登记和碳普惠减排量申请签发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相关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厦门市碳普惠减排量的申报与签发。

本文件所指的碳普惠减排场景管理包括绿色出行场景、绿色生活场景、绿色公益场景及节能减排项目。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厦门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厦环委办〔2024〕16号)

《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厦环大气〔2024〕26号)

三、基本要求

(一)减排场景登记

1.减排场景开发、运行、维护、监测、报告等工作应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方法学为依据;

2.减排场景开发应以提高公众低碳意识,促进公众参与低碳行动,推动社会低碳建设为目的;

3.减排场景开发应对环境产生有益的影响,并消除因场景开发活动引起的其他潜在的负面影响;

4.减排场景开发应当有利于降碳增汇,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实现温室气体的清除;

5.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减排场景应有个人践行低碳行为的激励措施

6.减排场景开发主体应当依据方法学编制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详见附录A)

(二)减排量申请

1.减排量核算应包括方法学规定的所有相关的温室气体源和汇,不遗漏任何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

2.减排量核算应尽可能减少偏差和不确定性;

3.在难以对相关参数、技术路径等进行精准判断时,使用保守的假设、数值和程序,以确保减排量不被高估;

4.减排场景开发主体应当在减排量申请过程中承诺不重复在国内外其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下登记,不参与国内外其它碳普惠项目减排量申报,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证书申请等。

四、申报流程

(一)减排场景申请登记

1.申请主体

本文件所指的减排场景申请主体主要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等。

2.申请材料

减排场景申请主体需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提交以下材料,所有递交的申请材料需加盖公章和骑缝章:

(1)碳普惠减排场景申请表(附录B);

(2)减排场景申请主体营业执照或者其他主体资格等证明材料;

(3)减排场景申请主体法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材料;

(4)减排场景申请委托书(如有);

(5)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

(6)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如减排场景申请主体受委托申请减排场景登记,减排场景申请主体须提供减排场景申请委托书(包含受托方和委托方的信息,如名称、经营范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个人身份证号、碳普惠账户号等)、减排场景申请主体与个人的服务协议、各子场景平台的数据接入情况、子场景开发主体与个人的服务协议的证明材料等。

3.审核与登记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对减排场景申请主体提交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根据需要,组织专家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减排场景开展技术论证),对需修改完善的场景,申请主体需根据审查意见或专家技术论证意见,对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并重新提交;对审核通过的减排场景,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将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在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公示(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未建成前在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示),公示内容不包含敏感信息,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对减排场景进行登记,同时向社会公开减排场景的登记情况。

减排场景申请主体依据实际情况可在减排场景登记完成前自主申请撤回减排场景登记。

(二)减排量签发

1.减排量申报与审核

已申请登记的减排场景按照场景所依据的方法学编制减排量核算报告后可以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申请签发碳普惠减排量。

场景登记存续期间,场景所依据的方法学有修订的,减排场景需依据新修订的方法学修整并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重新登记后才能申报新的减排量。

减排场景申请主体在申请签发减排量前,应当将减排场景情况、减排量所得利益分配等关键信息向利益相关方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减排量申请签发需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提交以下材料,所有递交的申请材料需加盖公章和骑缝章:

(1)碳普惠减排量申报表(附录 C);

(2)减排场景开发(运营)主体营业执照或者其他主体资格等证明材料;

(3)减排场景申请主体法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材料;

(4)减排量核算报告(附录D);

(5)减排场景情况、减排量所得利益分配等关键信息公示情况证明材料及利益分配相关方案;

(6)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减排场景申请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申报减排量,其每期申请的减排量产生时间应当距减排场景登记日期之前不超过3年。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收到减排量申请材料后,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开展减排量审定与核查,并将核查结果于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进行公示(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未建成前在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2.减排量签发

对公示无异议的碳普惠减排量,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签发碳普惠减排量。

已实施的减排场景申请主体申请减排场景登记的同时,可以同步申请签发首次减排量。

绿色出行场景、绿色生活场景减排量原则上每半年签发1次;

绿色公益场景减排量原则上每年签发1次,签发的减排量产生时间最长时限不超过场景登记日期之后10年。

节能减排项目原则上每半年签发1次,签发的减排量产生时间最长时限不超过场景登记日期之后10年。

五、数据对接

已登记的减排场景,如有成熟的场景业务平台系统可选择与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系统对接。

减排场景的减碳效果有涉及公众利益分配的,减排场景申请主体依据其利益分配相关方案,将核算结果报送至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

减排场景申请主体须确保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在减排场景运营过程中若更换数据来源设备(包括数据测量仪器)等,须经过校验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减排量数据出现异常或者其他故障,减排场景申请主体应当根据反馈及时查找问题并解除故障,依据异常数据获得的减排量将进行修正。

减排场景业务平台系统与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平台对接后,减排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认签发周期。

六、减排场景跟踪评估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对已签发减排量的场景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包括运营、维护、监测、报告等环节与申请材料的一致性、减排行为数据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等。减排场景申请主体应当及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对跟踪评估过程中发现有存在数据造假、虚报假报减排量的行为的减排场景,予于取消该减排场景登记,并在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登记。

七、解释权

本指南由厦门市生态环境局解释。

附录A         

XXX碳普惠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

一、减排场景描述

描述减排场景的名称、类型、主要内容、现实状况、目的意义、场景开发主体、申请主体委托情况(如有)、地理位置、授权情况(如有)、场景设施或平台、(拟)采取的技术和措施等。减排项目需介绍项目的环评情况(如有),工艺简介(如有),林业、海洋碳汇项目需介绍目前场景的生态系统情况及稀有和频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情况。

二、方法学的选择

减排场景应当在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碳普惠方法学中选择适用的方法学,说明该方法学的名称、版本。

三、减排场景核算边界

减排场景应当按照方法学和相关规定的要求,明确场景及基准线有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汇,确定减排场景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碳汇项目(市政园林绿化项目除外)需证明项目业主在项目边界内进行相关活动拥有控制权。

四、基准线情景

减排场景应当按照方法学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识别基准线情景。

五、额外性论证

减排场景应当按照方法学的要求进行额外性论证。

六、泄露

减排场景应当按照方法学的要求开展碳排放的泄漏分析与计算。

七、减排量计算

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应当按照方法学的要求描述减排量的计算方法,并详细说明减排量计算方法中参数及参数来源,对已实施的场景,应对场景稳定实施过程中对减排量进行评估,未实施的场景,应对场景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预估。

八、数据监测及质量管理

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应根据方法学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需要监测的数据详细说明数据的监测情况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情况。对需要抽样获得的数据,应明确数据抽样的具体方式,制定数据抽样方案,并对抽样方案进行说明。

九、减排场景开工期、计入期

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应当说明场景建设的开工日期、寿命期限(如有),并依据方法学说明场景的计入期(可申请签发减排量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

十、减排场景的合法性及效益分析

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应当就场景的法律法规符合性进行论证。减排场景设计与实施文件应描述促进场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可持续发展要求等。

附录B

厦门市碳普惠减排场景申请表

减排场景名称 场景 类型(如绿色出行场景、绿色生活场景等)
依据的方法学 
减排场景主要内容 
场景地理范围 
场景设施或平台 (如有) 
场景建设的技术说明(如有)(包括但不限于如何符合数据接入碳普惠管理平台的技术要求,API数据接口改造、数据报送范围,以及数据报送频次等相关内容。详细说明各场景下的用户保有量情况,用户认证模式,行为数据,用户数据采集内容字段、储存模式,并对各场景下数据传输、接入模式进行详细说明)
预估减排量/年(tCO2e) 
减排量产生后利益分配情况 
申请主体基本信息名称: 申请主体注册/联系地址: 法人代表/负责人(签字/盖章):
申请主体说明单位性质: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会团体 □其他 类型: □减排场景开发主体    □减排场景委托申请主体
减排场景联系人信息姓名: 邮箱: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主体简要介绍(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减排场景申请主体的资金信用、经营管理能力、团队支撑、市场份额等。可附件)  
承诺书我单位/机构申请碳普惠减排场景登记,承诺不重复申请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和国内外其它碳普惠开发项目。申请表中所填写内容属实,并承诺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减排量数据完全依据方法学(方法学名称、编号)所要求的数据监测和减排量计算方法,保证数据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存在虚报、漏报等违规行为,若有虚报、假报、漏报,将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申请主体:(盖章/签字)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C

厦门市碳普惠减排量签发申请表

产生减排量的减排场景名称及编号 场景类型(如绿色出行场景、绿色生活场景等)
减排场景登记时间及计入期 依据的方法学及编号 
减排场景主要内容 
场景地理位置 
场景设施或平台(如有)包含平台名称及运营情况
历史申请减排量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______  (tCO2e )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______  (tCO2e ) (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添加)
本次申请签发 减排量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______  (tCO2e )
减排温室气体种类□CO2     □CH4     □N2O     □其他
减排量收益 分配方式 
申请主体基本信息名称: 申请主体注册/联系地址: 法人代表/负责人(签字/盖章):
申请主体类型单位性质: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会团体 □其他 类型: □减排场景开发主体    □减排场景委托申请主体
联系人信息姓名: 邮箱: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主体简要绍(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减排场景申请主体的资金信用、经营管理能力、团队支撑、市场份额等。可附件)
承诺书我单位/机构申请碳普惠减排量签发,减排场景名称是 (场景名称和编号),申请签发减排量     tCO2e 。我单位/机构承认所申请碳普惠减排量签发完全依据方法学(方法学名称、编号)所要求的数据监测和减排量计算方法,保证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不存在虚报、漏报等违规行为,申请表中所填写内容和相关申请文件属实,承诺不重复申请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国内外其它碳普惠开发项目,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同时我单位/机构明晰并同意在今后碳排放核算过程中,避免重复计算等问题。若有虚报假报,我单位/机构将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申请单位:(盖章)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D 

XX减排场景申请签发减排量核算报告

一、减排量核算期(在计入期内,此次申请签发的减排量产生的时间区间)

二、基准线情景排放计算说明

三、项目排放计算说明

四、项目排放泄漏

五、项目减排量计算说明

六、附件(核算减排量的相关数据凭证)

来源: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相关文章